这场疫情中小型企业怎样才能熬过去
出行受限、延期开工、关门闭店...... 这场疫情毫无疑问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是巨大的,即便是目前疫情持续稳定向好,部分企业复工复产已无需审批报备,但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依然很严峻:开工难,企业积攒的订单无法按时保量完成,客户流失,供应链破裂;用工难,中小企业面临劳动力缺失的问题;资金难,缺乏充足的现金流,负担着店铺厂房租金、薪资等各项费用的支出。这些困难就像三座大山一样使中小企业感到压力重重。
面对问题,面对疫情造成的损失,中小企业只有依靠政策积极自救才能熬过这个“寒冬”。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困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明确指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予以展期或续贷,通过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给予中小企业支持,目前各省市地区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度过这次难关。
除了依靠外界的帮助和支持外,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积极自救。
首先,中小企业应认真研究政府对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依法依规复工复产,同时提前研判复工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其次,中小企业应加强数字化应用水平,通过远程办公和智能化生产,力争“停工不停产”,将损失降到最低。第三,对于资金难的问题,中小企业要加大自我筹措和对外融资,加强与客户或供应商联系沟通,争取协调余地,同时充分研究、利用疫后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确保资金处于相对充足的状态。
总之,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应对而不是“坐以待毙”,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开拓思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企业运营新模式,特别是抓住机遇推进数字化转型,要相信没有一个寒冬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优胜略汰,痛定思痛,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淘汰落后的,过剩的,无科技含量的,高耗能,资源劳动力密集型的都会在市场法则中被淘汰。
淘汰的是落后的产业,经历劫后余生,浴火重生的不断奋进,不断完善,不断更新成长的中国产业人,必然否极泰来,更上一层楼。
这几年中小企业已经很困难。疫情是雪上加霜;你得考虑几点:
1、所处行业是否适应未来市场,如果适合之前犹豫转型的现在要坚定,不适合该关停就关停了,企业要利润才生存不是情怀;
2、全员销售,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
3、推荐你看稻盛和夫“萧条中的飞跃”,危机总是并存的;
其实中小企业生存问题一直是讨论比较多的问题,恰逢疫情蔓延,在员工薪酬和五险一金、房租、贷款压力下,部分企业选择停工停产,还有一些企业计划减员降薪,当然也有一部分企业准备举债度过难关,再加上复工要求各地门槛较高,无疑对中小企业是雪上加霜。
这种环境下,各地ZF及行业协会也出台了相关举措,与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具体的可以关注我头条里面文章。但是针对企业本身,应关注哪些方面,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
1.盯紧现金流,春季本身就是现金流的低点,尽量减少现金流损耗,通过各种方式正确做好半年以上现金流储备。融资进行中的企业要尽快结束,不要在细枝末节的条款纠结,能够有渠道拿到金融机构等贷款的,尽量争取。
2.快速做出反应,重新做好市场定位,对疫情做好不同情形的预案,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以更快的速度完成角色转换。
3.鼓舞好团队。因为团队、人才是根本,这时候要鼓舞好士气,一起抱团取暖、转危为安,疫情结束后,这个团队会更有生命力,而不会因为远程办公、义务减少变得懒散。
最后,能穿越疫情的企业,未来一定可以活的更好。让我们一起加油!
举国上下抗击疫情的背后,中小企业的生存却同样步履维艰,前几天我看到两个数据,一则是来自于西贝莜面村,全国2万员工月工资支出逾1.5亿元,如果一直不开张,3个月时间现金流就用完了。另外一则是来自于海底捞火锅,9天损失7个亿,两个数据的背后,是整个餐饮行业的缩影,甚至,是整个市场的缩影。
- 为了应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本月初,政府释放1.2万亿逆回购,更命令禁止各金融机构不得对住宿餐饮、旅游文化等受影响较大的服务行业断贷,各地政府也积极倡议辖区业主主动减租,以降低中小企业房租成本。
- 然后,不容乐观的是,虽然外界的帮助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生存压力,但最重要的,中小企业的自救,至关重要。
- 首先,这段时间大量企业开启了云办公的工作模式,很多工作其实是可以远程在家完成的,企业没必要非办公室不工作,这种想法万不可有。就想着03年非典,外贸公司在家工作的模式,甚至在后来诞生出大量的外贸经纪人,也就意味着有能力的员工可以变成独立的经济体,由公司进行扶持,还能扩增公司业务体量。
- 对于部分线下服务产品可以转化成线上服务产品,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服务行业,教育可以线上教学,餐饮可以外送,服装可以大量发展电商,虽然不能解燃眉之急,但至少有缓冲之势。
- 疫情当前,每个人都举步维艰,每个人的背后都有压力,或来自企业,或来自家庭,或来自父母,不过不管前方困难有多少,至少我们都应该坚持下去,不仅中小企业要自救,作为员工也要自救,如何保证公司业务开展的同时,能让自己拿到全额工资,要自救,首先要抗住压力,加上政府的扶持,没有什么过不去的。
这场疫情给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带来了挑战,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延期复工和市场需求暂时萎缩。
但是这时临时而短暂的,中小型企业只要采取有力措施,就可以转危为机,想办法熬过去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在当前疫情继续时,采取集中与分散办公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管理决策层研究新型商业模式和公司治理结构;
市场部门通过互联网维护好客户,以迎接疫情过后市场需求的"井喷"。研究市场营销策略,挖掘市场新需求;
研发部门研究新的产品,改进生产流程以减少人工需求。改善产品功能,提高产品质量;
生产部门在保证疫情安全的情况下,轮班生产。
二是一定要取得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政策支持。当前政府对疫情防控的要求是,防控与复工两不误。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发布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财税政策、人力资源政策。这些政策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具体帮扶和指导,有利于中小型企业从容应对疫情。
三是团结股东、管理层、员工和合同相对方,共同应对疫情。这场疫情系天灾,最高院已明确定性为不可抗力。面对不可抗力,一方面要同心协力,抓住机遇,增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则要根据疫情防控,解除不能履行的合同。而在疫情中解除合同,因不可抗力而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2003年"非典"期间,一些中小企业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化危为机,催生了很多互联网公司和科技企业。有的甚至快速成为上市公司。
因此,只要团结拼博、抓住机遇、加强管理和合作,借力国家政策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中小型企业就一定会渡过难关,顺利地熬过去。
我有个刚起步2年的小公司,这场疫情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首先每天的房租和工人的工资是我们的一座压力大山,其次我们供应的客户多是餐饮行业还有学校和机关单位,这两个行业都是影响非常大的。但是和我们合作的还有几个电商平台,可能这就是我们的契机,在现在疫情之下足不出户人人手上手机不离,国家政府都在鼓励做电商,这是电商的机遇,做企业不论大小一定要跟上浪潮。在员工上面多留人才,挖掘员工潜能,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