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爸爸去留学》热播,那现在的青少年有必要一定要出国留学吗
没有必要或者不必要的说。大体上无非就是两个条件:经济条件和学生的本身情况。这里个问题应该是默认经济没问题的情况下,那就是剩下要看学生自己的情况了。
我们应该把青少年这个团体拆开看,青年和少年本不应该放在同一个角度上看。
少年,在我看来应该是在小中学阶段的吧,而青年大概在高中和大学硕士阶段。少年有必要出国留学吗?其实必要性也没那么强,这时候的学生多少在生活上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家长,如果突然将他们放到一个陌生而且生活方式和以前差别很大的环境中,各种不适应会让学生无法全心学习。所以这个阶段的学生,如果一定要留学,最好有家人陪同过渡好,不要指望全靠监护人,没人比父母更关心自己的孩子。我倒是觉得先让小孩在国内的英语学校读上几年,再留学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小孩的外语能力好了,也能很好过渡适应外国学校的学习方式。另外有一点,其实当你选择让低龄学生留学的同时,他们会失去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我觉得作为中国人有点可惜,除非是一家子是计划全家移民的,先让孩子去学习,那就不一样了。
青年阶段的学生就好很多,他们自己基本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做什么,生活上也可自理,适应性强。国内的东西基本也学完了,留学对人来说是一种提升。所以选好学校留学是一个不错的人生经历。
1. 留学可以让你脱颖而出
在国内的竞争强势的人才市场,想要用国内文凭站得头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比之下,国外大学的文凭与留学经历可以给学生一个相对高且稳妥的就业出发点。不仅如此,对于大公司与有名的企业来说,留学生不尽具有使用外语的能力,而且具有独到的眼光与看待发展事务的能力。且更加吃苦耐劳发展后劲更强。因此,家长不用担心孩子是否会失业的问题。
2. 留学可以让你更独立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得到很大提升。如能尝试社会实践或校内外打工,更能锻炼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3. 留学可以让你学到更多东西
留学不尽可以收获一门外语。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你找到最适合你自己的路。国外的教学制度与国内的一考定终身不同,它更注重实际能力和软实力的培养。全方面的考核制度能使孩子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培养。同时,国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都更加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喜好选择课程,还可以有更多和教授交流互动的机会。因此,留学生会具有灵活运用知识且更好的理解能力。
4. 留学让你有机会进入名校
在全球大学排名中,例如usnews, QS,都是加拿大,英国,美国的学校名列榜首,中国的大学在其之后。如果选择预科,学生有很大的几率进入名校。
5. 留学更节约时间成本
国内的大学一般是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然而,在澳大利亚和英国,本科只有三年,研究生一年。相比之下,比国内的同龄人节约了更多的时间。
总而言之,到国外去留学是一个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良机。选择出国留学,不用再去挤“独木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前途广阔,未来有无限可能。
TAKE ENGLISH TO SEE THE WORLD
英语是个窗口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多一门语言,多一个世界,多一种选择,多一次机遇!
对于出国留学这件事
首先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出国留学费用对于普通家庭还是压力很大的,一般一年都要10万~50万不等的
然后就要结合自己孩子自身的特点考虑,是否有足够的自理能力,是否能接受外国的教育模式
为孩子规划未来,是不是一定要出国深造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当然“海龟”这个身份在未来就业中还是有更强的竞争力的,这一点不能否认,谁让中国人就是觉得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呢
首先需要先来正确认知雅思和托福。北美国家(尤其是美国)更注重甚至只接受托福,而英国则更青睐雅思成绩。所以由上可看出,你妹妹的学校想要成立专攻雅思的班,那么就要先确定出国的意向国家再去决定是否要上这个班。
至于出国留学的条件,那就很多了,因为留学的国家也很多,你妹妹是现在出国读高中,还是高中毕业后读本科也未知。这边以美国留学为例,给你出具两个参考链接:美国高中申请,美国本科申请
至于留学生毕业找工作,可以留美工作,也可以回国。总体来讲,留学生较之国内的毕业生,优势还是非常大的,一些外企或拥有对外业务的单位,对留学生的需求非常大。从发展前景来看,留学生因长期与国内脱轨,一般回国后需要一段时间的缓冲期,所以在毕业前几年,就业优势方面不如国内毕业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学生的优势便会慢慢发挥出来,超出常人的眼界,出色的语言成绩,超前的思想都会慢慢彰显出来。
去不去留学我觉得首先要看家里面的经济条件行不行,不一定出国留学才会有出息,国内名牌大学也很好啊,也有许多外国人来到我国留学的,只要做自己喜欢的行业留不留学都没有什么关系,除非你很向往留学的生活!
5G普及之后将正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那个时候手机会不会被淘汰
5G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且就算5G普及很多人也不一定用5G网络,就像现在很多人还使用老年机和老手机一样(他们只是用来打电话,毕竟好用,而且电池可以使用很多天,而且还不容易卡死坏掉;现在智能机虽然功能多,但是电池是一大弊端,而且就算拿着充电宝也不好用,并且使用一段时间就卡的厉害,而且怕磕碰等(我的手机已经换过三块屏了,而且电池电量到50%以后掉电很快,尤其使用两年了),我一般都是使用两个手机),所以我感觉5G就算普及也不会淘汰手机,下面总结一下原因:
1、5g普及会出现更高端的智能设备,但最基本的通话功能要有,可能那时候通话是靠流量,但他也是手机(叫法这个应该不会变,应该延续下去);
2、很多老年人习惯使用老式手机,除非不提供基础2-4G网络,要不然这些人不会换,更不会完全淘汰;
3、5G普及主要功能也是应用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方面,个人业务发展会一直与4G网并存,手机是日常使用工具,人们已经习惯这种方式,你要是换个新的智能设备(内置芯片在身体内什么的,或者是手表式的等等),肯定是不习惯,这些高科技也可能实现,但我想5G还实现不了,尤其是普遍推广;
4、手机厂商和相关行业不允许,如果真的到那时候会有很多行业被取代,而且要出来一批新的高科技企业,有大的研发能力才可以,也要靠政府推广和用户体验,未来几十年估计很难实现;
5、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落后国家能够用上手机就不错了,更别提淘汰手机。
我感觉手机不会被淘汰,而且现在非智能手机运行这么多年都没有被淘汰(小灵通当年站都被国家大批关闭,十几年后还有小灵通用户存在)。
本人在运营商工作十多年,对这种问题,应该算比较了解,每个通信技术革新,都是不同的网络技术交叠的过程,自新而旧兼容的的过程,比如说,3G升级到2G时候,我们的3G终端仍然可以使用2G的网络,当我们3G升级到4G的时候,运营商要求,向下能兼容2、3G,同样的当4G升级到5G时候,同样是可以向下兼容。
可想而知,运营商要求终端向下兼容,要求几模几模的,都是为了平稳的让用户进行过度,用户还是根本,手机只会越来越智能,而不是会被替代。
那5G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5G已经在国内多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明年支持5G网络的手机也会陆续上市,最迟在2020年,5G就会正式投入商用,5G时代即将到来。5G的到来,5G的网络速率可以达到100Mbps至1Gbps,比现在的4G快10倍到100倍,5G不只是网络方面的提升,极快的网络反应速度,人工智能,放在手机上也就是AI功能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可以最大幅度的利用手机芯片支持的AI功能。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功能在5G时代将融为一体,并将成为手机功能的基础设施,人们的生活也会随之越来越智能。
5G将会带领我们走向智能时代、一个大数据的时代,显然4G不能完美支持如此极速和巨大的流量传输。所以,您现在的手机虽然不会被淘汰,但一定会跟不上节奏。未来5G普及后,手机只会多元化,智能化,而不会消失,也许有一天,手机就成科幻片里,变成全息影像了。
以上为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觉的回答的好的,点个赞,再走,谢过了哈
我说科技,打造静心科技。我是静心科技运营者,专注于人工智能。
感谢邀请,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题主说的这个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5G普及后将正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这个强连接关系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5G能够促进人工智能时代的带来,但是绝对不是说有了5G,人工智能时代就可以到来。至于手机会不会被淘汰,这个需要看我们如何定义这个手机。下面我将上面分析的几个问题展开来讨论。
5G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关系。
5G作为下一代通讯标准,能够实现大宽带、低时延传输,这能够让很多人工智能项目落地。简单来说,比如自动驾驶的实时响应,比如大规模智能设备联网,这些都能够在一定层面上解决人工智能落地带来的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但是绝对不是说,5G的到来,人工智能时代就能到来,因为人工智能时代依赖的更多的是智能算法本身的提升,而不是单纯的在传输途径上获得暂时的解决方案。
手机在人工智能时代会不会淘汰?
不一定到人工智能时代,也许下个时期,这个手机就会被淘汰。手机在现阶段发挥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现阶段手机的定义,手机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至于什么时候手机会被淘汰,这个也是不能确定的,但是我个人觉得手机也许会在一个时期转变成另一种形式,也就是转化成另一种方便携带的智能设备。可预见的未来,我个人觉得手机可能会发展成类似科幻电影的一种投屏技术或者全息技术,变得到处都是“手机”,到处都有设备能够实现手机的功能。
人工智能时代到底是怎么样?
人工智能时代到底是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但是真的可以畅想,也许你想到的,真的就能实现。
欢迎大家关注我,每天为你提供科技资讯和科技热点。如果您对本文还有其他好的想法,欢迎在下方留言,一起交流,共同成长进步。
智能手机作为我们不可缺少的沟通工具,在生活、工作上是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如果在某一天,我们把它丢失了或者直接掉进了水里,估计我们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着急,情绪也会非常的不稳定。
因此,智能手机已经完全是变成了我们的一部分。而在5G普及之后将正式进入人工智能的时代,我们的智能手机还存在吗?要确定它是不是会存在,那我们是要在功能上进行分析。
不管是到了哪个时代,或者技术有多么的发达。作为一个人类,他肯定是需要与其它人沟通,也必将依赖于某些通讯工具,自然而然手机是不可缺少的,至于未来手机的形状会是什么样,但肯定是和现在的大不相同。
另外随着5G的到来,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身边的很多事物都将发生颠覆性的改变。智能家居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一个小小的处理器控制着整个家庭内部的所有电器设备。
我们如果想随时了解家里的状况,是不是可以通过远程技术来查看呢?这也是需要一个设备来支持的,利用5G网络的优势,再结合到手机上,这个技术难度应该不大。所以把这两个结合起来,它和我们的智能手机不是非常的类似吗?
那我们现在的智能手机,就更不会被淘汰了,只不过可能在外形上会有所改变,体积也将变的更小。除了在这两方面的运用,其它方面更是少不了。比如在预警危险的时候,会提前告知我们。
因此,它还得具备随身携带的方便性。未来它的功能也将是多元化的,把这些功能都集中到一起,完全是一个智能终端,时刻的给我们提供最新的信息与预警。就是在未来怎么称呼它,估计会成为一个难题。
所以我们更加的相信,手机将不会被淘汰,只是功能越来越强大,会被另外的一个名字取代,你们喜欢取代它的名字叫什么呢?
谢邀!
1.不用担心你现在买的4G手机会在5G时代被淘汰,当初3G时代转4G的时候3G网络还不是一样可以用啊,就是现在3G网络照样可以用啊!所以你该买啥手机就买啥吧。
2.5G网络的到来更多的不是服务于手机网络的,手机网络现在4G已经足够用了,4G时代你就嘲讽一夜不关流量房子就是运营商的了!5G时代你一夜不关流量那还不得老婆孩子都成运营商的了…
3.5G时代更多的是人工智能领域、远程操作的红利,而且对于越来越快的网络速度来说稳定才是第一要素!有时候下载速度忽慢忽快的,那就是网络不稳定的表现。所以5G也担起延迟低,更稳定的重任~
4.5G时代4G网络会一样支持的,而且会给广大消费者一个足够的缓冲期,而且就目前的速度来说5G网络最早大规模的商用时间也应该是3年以后,所以你现在想换手机的,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更多有关人工智能的资讯、深度报道、采访欢迎关注AI中国,无论你是小白还是大神,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5G网络估计将在三到五年内普及到三四线城市,说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还为时过早。因此说,随着比5G速度更快,更环保,效率很高的通讯网络出现,人工智能或者会在十年以后真正到来。
而手机作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联结工具,也必然会继续存在相当长的时间,直到出现更高级,更先进的替代品。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领域,所以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5G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全面促进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时也会形成新的产业生态,包括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整合,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整合等等。手机作为应用终端,是目前人与互联网进行连接的重要工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手机在5G时代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设备,而且手机在5G时代的功能边界还会被进一步拓展。
手机在5G时代将承载以下几个功能:
第一:物联网的控制端。在4G时代,手机的功能是PC功能的迁移,大部分手机业务都是从PC端迁移过来的,从事的还是消费互联网的事情,比如购物、交流等等。在5G时代,手机的功能将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整合中被赋予新的定义,比如通过手机来完成生产场景的控制等等。如果说在4G时代,手机把互联网带到了身边,那么在5G时代,手机则把工作带到了身边。
第二:人工智能产品的落地应用。人工智能产品目前一个重要的落地应用场景就是手机,未来在5G时代更是如此,因为5G时代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结合会越来越紧密,这个过程必然会促进大量的智能体需要通过手机来加载和呈现。
第三:个人助理。手机目前的功能边界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拓展,在5G时代手机的个人助理作用将越发明显,一方面原因是手机可能成为诸多可穿戴设备的管理段,另一方面手机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为用户整合大量的资源,进而方便工作和生活。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现在的智能手机,已经不限于打电话,现已成为一部个人信息终端。因拿在手中使用,俗称手机。
手机,一定会被淘汰。
未来手机不是拿在手中,也不是穿戴在身上,而是放进眼睛内,俗称眼机。
眼机在左右眼内,分别显示和拍摄左右双通道图像,自然形成超高清立体图像,与大脑视听神经连通,能在大脑中形成全息现实、虚拟现实和增强混合现实图像,是终极个人信息终端。
奇奇奇!无奇不有,
妙妙妙!奇妙无比。
司空见惯不为奇,
胡思乱想无意义。
上“大”下“可”字为“奇”,
大可成真乃真“奇”。
《奇遇未来》无奇不有,
预言未来大可成真。
读小说,涨见识,懂科技,知未来。
在我头条“文章”中寻找,免费阅读。
日语专业大三想要去日本留学该怎样准备
日语专业大三想要去日本留学,应该准备的事情其实还蛮多的。
我是留学李玲芬老师, 我来说一下大三学生想去日本留学应该做的准备。
1.首先来说,是资金的准备。 可以说,去日本留学是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的。
所以呢, 要首先和自己的家长进行沟通,确定留学的资金是否可以支付得了。
2. 确定留学的专业方向。
本身是日语专业, 那是接着读日语相关呢还是换一个别的专业,比如像中国学生一直热捧的商科类专业呢。 不同的专业要求的语言成绩、以及其他的标化GRE/GMAT是不一样的。
确定一下自己以后的一个大致的研究方向, 需要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或者学习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的话, 那还需要提前进行准备的。
3.看自己的日语水平看是直接申请研究生还是通过语言学校过渡?
其实这个是涉及到留学方案的确定,这两个不同的方案, 需要提前准备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方案1:申请日本研究生
为毕业赴日留学做准备,提前一年准备申请。建议毕业以后有留学意向的学生,在大三的就开始着手日本研究生申请,历时一年申请,成功之后毕业便可以赴日留学了。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案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日语能力、英语能力、GPA、研究经历、实习经历,所以想要采用该方案的学生应提前做好准备,为申请增加砝码。此方案的优势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进入名牌大学的机会并且得到大学院入学考试的重要资料及指导。缺点在于有一定语言的能力要求,申请时间较长且较为繁琐,自己申请成功几率较小。
方案2:大三编入
大三编入,从国内本科大三直接编入日本大学进行学习。日本有极少的院校接受国外大三学生编入,例如大阪产业大学,城西国际大学,京都情报学院大学等。采用这个方案赴日学习的优势在于不耽误专业学习,节省时间,获得国外学习经历以及文凭。其劣势在于有编入制度的大学较少,学校排名较靠后且编入制度仅限于个别专业。是否与你所学专业相符合,你是否有报考资格?这些都是限制因素。再者,这些院校都有编入考试并且编入考试的难度较大,不仅要考查日语英语能力,还要考查专业水平,对学生的要求偏高。
方案3:G30项目转学
G30项目转学,日本的国公立7所大学(东京大学,东北大学,筑波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九州大学)和私立6所院校(庆应义塾大学,早稻田大学,明治大学,上智大学 ,立命馆大学,同志社大学)开设有G30项目课程,其中上智大学、明治大学、筑波大学等学校设有G30转学项目,想要进入日本名校的大三学子可以选择该方案。项目优势在于可以不用参加日本留学考试和日语能力考试;直接进入日本高端名校,加强专业学习专业的同时增强日语能力。该项目的缺点在于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较高并要求学生在国内大学期间修满相应的专业学分,再者可选的项目较少。
方案4:申请日本别科
别科也叫做预科,日本只有私立大学设有,主要是面向留学生进行日本语教育,即留学生别科,学习期为1年。学习期满后,可继续上大学。这种方案的优势是学生可以在大学里学习日语,可以利用学校里的设施,对于学生考这所大学时有一定的帮助。劣势是别科一般对于学生的语言有要求,最低要求是N5,像一些比较知名的学校如早稻田大学等对于学生要求有N2的成绩才可以申请。所以想要申请这一方案的学生需要提前学习日语根据自己的院校档次考出语言成绩。
方案5:为语言学校做准备
语言学校是一个提升学生语言技能的地方,但是想要仅靠在语言学校的短期学习就能在日本留学生活是完全不够的,所以需要学生在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日语,打下一定的语言基础。之后再进入语言学校学习,培养驾驭语言的能力,为之后的留学准备好良好的语言能力。同时。学生可以在语言学校期间参加大学院的修士考试,成功之后就可以进入日本学校学习了。申请该方案的优势在于有一段时间的缓冲期,有利于适应日本生活和语言的提高,再者比起国内可以随时参加修士考试和联系教授。劣势在于比起国内专业的延续学习,有半年的间断时间。
城市规划专业,读研和工作的前景差别有多大
作为过来人,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即将面临毕业,不要一条道走到黑……考研和找工作两不误(前提是你得经得起辛苦,两条道一起走,辛苦是以百倍算的)……找工作的过程中,如果找到好的单位(特别是编制的),先工作,现在的工作太难找了,以后可以读在职研究生……
我觉得还是读研吧。毕竟你是同济大学的,在全国都是老大哥的专业。虽然读研三年不一定能让你研究水平学术能力有质的飞跃,但是还是很重要,我觉得有几个理由:
01 镀金。同济的本科很厉害,硕士更厉害。现在找工作研究生基本上都是优先的,而且以后升职加薪也是。
02 为以后考虑。多交朋友。读研究生有了导师,和一大帮同门师兄弟,大家都会相互帮助。对以后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03 与就业有个缓冲期。会更多的思考以后走哪条路,是去设计院还是规划局还是地产。
2020考研报名入口已开通,考生猛增、考研为何“持续高温”
对于今年考研形势,持续往年而言,考研“持续高温”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需求,随着经济的增长,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选择职工的时候首先考核的标准也是学历。学历成为我们进入职场的第一块敲门砖。为了能够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份不错的收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学历深造。
2.就业压力大,当前的就业形势出现一个怪圈:企业招不到人,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用人单位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应聘者的就业门槛变高;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家境条件比较优越,有些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并不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专业知识不扎实,适应不了职场生活,出现了一毕业就失业的情况。为了缓解这种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提升学历,就是想通过学历敲开就业的大门。
3.学术追求,应届生,二战考生,985/211推荐的优秀学生,这些考研学子无形之中增加了考研热度。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鼓励学生考研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一方面可以提高就业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名气。
上述几点的分析,是个人的拙见,欢迎与更多的优秀人士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自己作为一个大学生,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985,211的学校里面学习努力的学生比较多,通过努力学习后,认识到不同的世界,可能是高层次的科研世界或许是高层次的人文世界。所以大部分四年毕业后,想学习更多的知识。让以后的路走的更远更长。
普通本科的学生学习努力的相对较少,努力的学习的人当然是有共性的。所以我们说另外一些同学,有来自父母的想法,有来自人云亦云的,有逃避就业压力的。各种各样的。
考研很重要,对以后的人生也有很大的意义,而我选择了工作,因为我觉得认真读了四年,我可以在工作中积累经验。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我希望大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庆祝昨天拿了第一个开发岗位的offer。
教育部公布,2016年全国考研人数为177万人,2017年增长至201万,2018年238万,2019年达290万。而2020年考研人数预计在320万到350万。考研人数逐年增加,为何考研持续升温?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本科不断扩招,本科学历竞争力随之下降,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竞争力,不断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考研是他们达到目标的途径之一。而且是比较容易得到认可的一条道路。
二是有些考生对自己的本科院校不是很满意,希望通过考研进入985、211院校。还有一部分考生是对自己的专业没兴趣,通过考研来选择自己感兴趣又适合自己的专业。还有的就是通过考研,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是增加就业缓冲期,有些考生并不想过早工作,因为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还不够,或者专业发展不明朗,学习的四年专业知识走到社会无用武之地,自身能力无法满足步入职场需求,希望通过考研寻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工作。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看了看大家的回答,我来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来说说吧,不一定对,但是可以帮大家客厅空调思路,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很多的人喜欢拿数据来说话,我也先拿一组数据来和大家说道说道:
根据1995年到2018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数据,我们进行加总,总人数大致为771万人,也就是说我国目前拿到研究生学历和研究生在读学生的人数加起来总共为771万人。而这771万人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大致为0.55%,比例可以说是非常低了。我国总人口中,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口比例如此之低,说明了我国的研究生还是挺稀缺的,研究生的含金量毋庸置疑。
然后再分别看一下本科人数和博士人数: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40年累计毕业的大学生,总共是11518.2万人,粗略按照其中三本以上占一半,专科生占一半,也就是说,本科生有5759.1万人左右。
博士的人数是:
从1978年恢复博士招生以来,我国总共授予博士学位人数大约在80万。
中国14亿多人口,博士占人口的比重为万分之5.7。
其实,博士的数量并没有大家感觉的那么多。
考研人员的猛增很大程度和中国现行的经济有很大的关糸,对应届人员来说,毕业后的选择要么工作要么继续深造,而现在经济压力蛮大的,毕业生找不到好的工作,或者心理上有些逃避工作就会选择考研。而另一方面一些工作了几年的朋友觉得自己的能力或者学历不能满足自己的工作岗位或者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现状。
首先,学历慢慢不值钱了。
其次,三十年前,大家觉得中专就可以了。二十年前,大家觉得大专挺好的。十十年前,大家觉得本科还不错。现在,研究生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什么是好工作?只是一个普通人渴望的正常工作罢了,足以带回家让家人过上好生活而已。但是研究生就可以吗?读了研,你还是或者正常人的生活,你还是要考虑挣钱的事情。
最后,很多人说在学校读书最重要。那是肯定的,只是读书不挣钱,这书读的特别没价值不是?不是要鼓励大家向💰看,只是生活让你不得不妥协,读研也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什么是好工作?挣钱多就是好工作!其他是很难体现这个价值的。有人说公务员就是钱不多,但是是好工作,你了解体制内的好处的,那是隐形的,不对外而已,你只是知道它好,但是你想象不到它有多好。可是有多少人能考上呢?脚踏实地,毕业安稳找个挣钱的工作,理想要有,面包也不能丢啊!
欢迎关注我,里面有考研备考经验!
想要考研究生该怎么做
首先,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坚持下去。
其次,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报不报班,毕竟考研机构培训费用还是蛮高的,要慎重考虑,有些科目,可以买一些政治,网上视频和资料,相对便宜,还可以节约时间。具体就不打广告,自己选择。
最后,考研需要准备的很多,具体你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里面有我总结的备考经验,其中公共课部分你或许会有点启发。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先看看你本科读的开不开心,四年本科读下来,一般就都知道自己所学的专业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了。如果开心,就继续在本专业深造,能保持专业领域的一致性也是极好的。如果不开心,马上考虑跨专业考研。跨考难度大,但是并非不可能。而且它关系着你以后的职业发展走向,意义重大。嗯,那你跨到什么专业去呢?这就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了。喜欢第一,发展第二。搞研究是一件枯燥的事,喜欢才不会活得累。
目标专业选好了,就考虑目标院校了。要分析自己的实力和可以努力的程度。三分钟热度,只能是炮灰。尽管炮灰那么多,再多一个也没影响。如果自信能坚持,挑战一下名校是最好的。当然,也要结合你所选的专业来考虑。不同的院校其优势专业划分也不一样。考研是一项自主性很强的活动,这与高考不同,高考是赶鸭子上架,大家都那样,一般没得选,但是考研大多数都是自己选择的,要不怎么有那么多通宵的考研自习室?
定好了专业和学校,就要准备初试了。很多人纠结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比较好,这难道不是因人而异的吗?就我自己而言,基础差,天资不聪颖,又跨考,几乎没有啥优势,我就主张,越早开始越好。毕竟,时间越长,准备的也才有可能越充分。准备的过程中,要看看你的短板在哪里,复习时要将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朝着你的短板倾斜。有人是数学,有人是英语等等等等。短板搞好的情况下兼顾其他学科。四科中,只有专业课是报考学校自主出题,要去找找历年真题及其相关的参考资料,知道它考什么,怎么考。
考试的过程本身也是一场心理战,不管准备的充分与否,都不要心慌,会做的都做上,不会做的也尽量做上,结果出来,可能让你惊喜也说不定呢。
1:明确考研目的
2:选择考研城市,和学校以及专业
3:指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4:持之以恒,坚持不住,不到最后一刻不放松
5:成绩出来后还可以的话,觉得能上的话记得提前联系好心仪的导师,但不要过于频繁
6:祝考研顺利!
新年愿望:2021考研10个必问必答“扫盲贴”!想要考研究生是一回事,但是重点在如何准备上,所以要正确认识考研,才能取得理想成绩。
1.初试时间
初试日期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一般在倒数第一二个周末;一般来说,若无重大原因,考研初试时间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2.考试科目
一般共四门: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两门业务课。
提分重点——考研英语。英语虽然被称为大家最惧怕的一门考试,但是我们也需要知道的是考研英语相对于其他专业课来说,相对最容易提分的一门课程。
考研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建议大家早点进行复习,英语小白建议大家可以看一下张国静老师的全程班,从词汇、语法下手,真正让基础不好的考研人感受到考研英语的热爱,“一口一口”吃不下大胖子,但是我们的张妈一定让你考研英语成为自己的骄傲。
【重要提示】给大家整理了图片,方便大家阅览。
《银河补习班》里面邓超饰演的父亲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考大学不是目的,是过程!
在这里我也送给考研的同学这句话:考研不是目的,是过程!
首先你要明确几点,
1,考研做什么?并不是考上研究生就可以一劳永逸了,你要想好自己的人生路!
2,考什么专业?其实学校还没有那么重要,考研主要看的专业!这其实和我们当初报志愿是差不多的问题!当今社会发展太快,也许当初报考的时候还是个热门专业,当你毕业的时候却成了冷门专业,当然我不否认“是金子总能发光”,毕竟也存在一定的几率问题!
3,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人生路有很多条,考研并不是唯一的出路,很多大学甚至高中初中毕业的同学也发展的很好。个人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同时也要结合家庭情况,比如说家庭条件差一些的同学,家庭急需一部分收入来减轻负担,那么请三思而后行!
本人没有考研,只是个人见解,希望对即将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谢谢!
法律硕士和司法考试可以同时备考吗
你好,我是考研的那些事儿,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可以同时备考!!!原因如下:
考试时间不冲突
每年的司法考试是9月中下旬,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时间是12月下旬,中间有三个月的缓冲期。
可以这样理解,当你司法考试结束后,你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你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虽然说三个月的时间不是很充足但对于准备考研来说应该还是可以的。
同时,9月考完司法考试,刚刚好是考研的冲刺期,也就是说题主没有错过考研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段复试时间,只要题主能够匹配相应的学习计划和高效的学习效果,准备考研也不会捉襟见肘。
考研和司考的专业课有共性
在复习司法考试中,我们其实就已经在复习考研的专业课考试了。
因为司法考试的专业课所考的书目几乎就是各大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专业课参考数目,而且一般来说,司考考试对专业课的要求比对考研更要严格,更加详细,更加全面。
所以,如果你有了司法考试的专业课复习基础,在应对考研的专业课的问题上,绝对是游刃有余,效果一定会特别明显。
兼顾公共课复习
在准备司法考试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抽取一部分时间用来复习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试的公共课复习。
每天可以抽出一个小时背诵英语单词,打好英语的基础功,这个至关重要,在复习司法考试时这项内容是绝对不能丢下的,不然后患无穷啊!
公共课的政治,司法考试结束后再复习也是来得及的,毕竟公共政治难度不是男的无法想象。
结论
只要题主能够在司法考试期间紧抓考研的公共课复习,同时在司法考试结束后能立即全身心的投入到考研复习中,司考和考研可以同时备考。